商人•甲骨文与审计
河南安阳,是我国历史上在夏朝之后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殷商的首都,被列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与现代汉字有渊源关系的最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的发源地;世界上最大的司母戊青铜方鼎也在这里出土。
“商人”一词的起源与殷商王朝的兴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商族人的祖先契,由于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到商(今河南商丘)这个地方,其氏族为商族。契的第六世后代王亥聪明多谋,“肇牵车牛远服贾”,他把牛训练得既能驮货物又能拉车,驾着牛车沿着黄河北岸到各诸侯国去做买卖,外部落的人把这些会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并一起沿用至今,王亥也被尊为中国古代商业的鼻祖。商汤灭夏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又以“殷”称之或者“殷商”并称。
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使传说中的“殷商”成为信史,甲骨文的释读揭示了商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全貌,甲骨文的研究使汉字的发展变化找到了历史渊源。清朝光绪年间,有位古文字学者、大金石学家王懿荣,他当时是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因病从药店抓到一味叫“龙骨”的中药,此味中药不仅名字奇特,样子也特别,“龙骨”的表面居然还有一种看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药店中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比周朝金文更加古老的文字。后来,考古人员探寻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陆续在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刻有文字的龟类兽类甲骨,考古界将其命名为“甲骨文”,又称为“契文”或“殷墟文字”等。甲骨文作为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成熟文字,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见证了祖先的聪明智慧,延续了中华文明,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和书法艺术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划时代意义。所以,考古学、古文字学大家郭沫若先生才由衷地感叹:“一片甲骨惊天下”。目前已出土了总共15余万片有字甲骨,其中含有4500多个单字,其中已经识别的约1500多个字。
在商代作为文字的载体除甲骨文外,还有纪录各类事项的简书。简书,即在竹片(木片)上面写字或刻字记事,用来写字刻字的竹片叫做“竹简”。“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意即商代已经有了记事典册。甲骨文中屡见“册”“典”二字,字形像串好的许多竹简和双手捧着简册。“册”、“典”的字形象展示出古代“书”的样子,当然帐簿亦属“册”的范围。当在竹简上写字出错的时候,用刀把竹简上的错字刮掉或者削去重写,“册”字后面加把“刀”,“删”字再现了当时修改的生动情景。
从甲骨文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商代经济监督活动的端倪。商代已经建立了税收制度,有了履行国家行为的“官厅会计”,出现了明确的会计凭证和简单的文字叙述式的记账簿,并设置相应的职官对贡赋税征收和开支进行审核、监督。商代还制定了《汤刑》,为征收税赋等财政经济活动监督提供了法律保证。商代宫廷设有“百官”,国家管理组织机构初具规模,其行政管理和监督体制分为“内服”和“外服”。所谓内服是指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内廷政务管理职官主要有“宰”和“臣”,与商朝王室和商王的关系极为密切,从甲骨卜辞看,“宰”和“臣”的职能中都含有带有审计性质的监督职能。《周礼》记载,自商代开始就有“冢宰”一职,主要管理政府财计事务。后来西周出现的具有审计职能的“宰夫”,其渊源则出于商代的“宰”。外服是指直接统治以外的地区。这些外服诸侯必须对商王朝承担一定的义务,其中包括向商王朝贡纳人员、牛、龟甲、玉、弓等进贡物品,尤其是为商王室服役以及耕种藉田,更是关系到商王朝财政收入,商王十分重视,有时还亲自前往视察藉田。这些经济活动及贡纳过程都离不开带有审计性质的经济监督活动。
可见,商朝的会计核算、审计思想片断是中华民族在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的一颗宝贵珍珠。我们从其商贸繁荣、文字使用、简册记载、货币交换,以及社会经济监督管理等方面,依然能够梳理出商代审计思想的清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