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李卫红
(2014年1月22日)
同志们: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过去一年中,大家为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特别是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当前,各地、各部门都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会《决定》的目标任务,努力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创新发展。刚刚召开的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目标,提出“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工作任务。今天召开全国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会议,主题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目的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在总结成绩、研判形势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和思路,部署工作任务和举措,积极对接教育信息化,全面贯彻落实好《语言文字规划纲要》。刚才,江苏省语委、云南省民语委以及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工业和信息化部陈伟司长就国家信息化相关情况作了精彩的报告,听了以后很受鼓舞。下面,我想就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放开视野,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语言文字信息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信息化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大趋势之一,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信息化的基础依托。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发挥语言文字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基础作用,又要主动地运用国家信息化成果推进自身事业发展。
(一)充分认识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新技术之一。当前,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时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影响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着力抢占的战略制高点。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决策,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人类社会交往中产生的各类信息大约有80%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语言文字是覆盖国家信息化各领域的基础性资源,其信息处理的技术水平、使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语言文字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语言文字事业自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语言文字事业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武装和引领。语言文字信息化,就是自觉运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引领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过程,由此最有效地开发利用和配置语言文字资源,最大限度地激活和释放语言文字的文化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国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为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便捷性服务,并在此进程中实现语言文字事业自身的现代化和自身价值。
(二)语言文字信息化为国家信息化战略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时期以来,语言文字工作主动适应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战略要求,认真履行时代赋予的职责,在促进语言文字信息技术进步、制定相关规范标准、建设数字化语言资源、加强管理与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发展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加快国家信息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国家语委一直将“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作为科研规划的重点研究方向,与国家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共同努力,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立项支持了一批科研项目,显著提升了语言文字信息技术水平。目前,汉字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键盘输入、手写输入、排版印刷等方面。语言信息处理技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大批高水平、实用化的应用成果不断涌现,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网络搜索引擎、自动文摘、文本自动分类以及智能语音等领域。
在规范标准建设方面。在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制定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等100多项信息处理用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姓氏人名用字的计算机处理问题,参与制定了《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等相关国际标准,扫除了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换时遇到的一系列语言文字障碍,为国家信息化水平提升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
在语言资源建设方面。建设了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中华经典资源库等一系列语料库、知识库以及文化资源库,在把握语言国情、科学保护国家语言资源、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推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进步、服务语言教学和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启动国家汉语汉字学习平台及汉语汉字资源库建设项目,为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启动简繁汉字智能转换系统的研制,积极服务汉字文化圈的交流。成立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测查认证中心,对信息技术产品、出版物、音像制品等使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标准符合性测查认证。成立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监测平面、有声、网络等各类媒体以及教育教材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并将监测结果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形式按年度发布。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已经试点和实施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使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的人员已达290万人次,累计达887万人次。以“中国语言文字网”为龙头,全国共有29个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建立了工作网站,建设了政务公开、应用监测、咨询服务、教育教学、文化展示等公共平台,积极为社会提供语言服务。
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方面。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蒙、藏、维、哈、柯、朝、彝、傣等多种文字的信息处理用编码字符集,建成了多种民族文字信息处理系统和操作平台。少数民族文字网站陆续建成,出版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少数民族文字语料库、知识库和电子词典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语音识别、文字识别、机器翻译等技术取得进展,推动了相关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普及、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这些工作成果,有效提高了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推动了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服务了民生需求,为加快国家信息化进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认清差距,创新观念,积极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推动语言文字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正确认识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虽已取得较好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对语言文字信息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更加坚实的工作基础;知识创新、文化传播、国家软实力的提升,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需要提供更有力支撑;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特别是语言产业、语言职业和语言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水平;人民群众的数字化生活方式,需要进一步畅通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需要加大语言文字信息化的支持力度来消除“数字鸿沟”。
在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还存在有待解决的难点和问题。一是建设总体规划有待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以及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相关企业之间在研究、开发、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协调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二是对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信息化与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契合度不够。有的地方没有把语言文字信息化纳入语委工作视野,缺乏工作主动性。三是服务于信息处理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应用研究不够,制约了高质量语言文字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应用。四是对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的语言文字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引导,使得网络虚拟空间和信息技术产品中非规范用语用字成为监管的“空白区域”。五是语言资源建设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应用的需求,共建共享和应用服务的机制尚未形成;不少地方语委语言资源建设薄弱甚至没有建设目标,运用信息化手段为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提供服务的方法欠缺、资源贫乏,导致相关资源的社会知晓度不高、应用范围狭窄,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服务效用。六是语言文字政务信息化基础薄弱,整体水平较低,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推进,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事业发展和社会的关注度、影响力。
(二)强化创新意识,科学谋划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应站在国家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高度,着眼于语言文字事业整体改革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信心、锐意创新。要正确定位、科学谋划,主动参与、努力作为,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首先,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以宽阔的视野和战略的眼光全面认识语言文字信息化的丰富内涵和宽广外延,它不仅涵盖语言文字研究、应用、管理、服务等方面,并为其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而且涉及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并为其提供语言文字专业服务和文化支撑。我们不应将语言文字信息化局限于“象牙塔式”的学术研究,局限于信息处理技术的研发,也不应将语言文字政务信息化等同于语言文字信息化。其次,我们要确立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四化一体”的思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三,由于该项工作涉及诸多领域及许多部门,要探索建立“研究、应用、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工作体系和“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治理体制,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协作,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创新积极性,共同推进事业发展。
希望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到2020年,《语言文字规划纲要》提出的“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目标和任务能够落到实处。基本实现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监督监测、测查认证等管理举措不断完善,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基本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语言资源极大丰富,有效共享;信息化服务语言文字事业的能力大大增强,相关的语言产业进一步发展;语言文字系统门户网站和业务系统建设进一步拓展,“电子语委”初步建成,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明确思路,抓住重点,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
加强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战略要求,是信息时代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职责和紧迫任务,在充分认识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的同时,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这项工作放在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突出位置,按照《语言文字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要求,加强统筹规划,以政策法规建设、规范标准制定和语言资源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应用和服务为动力,以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扎实推进,努力提升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当前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包括:
第一,加强对重点领域信息处理中语言文字应用的依法管理。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相关法规的规定,对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法管理。加快制定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网络传媒用语用字监管,提出相应使用要求,完善监督检测、评测认证制度。依法加强对教育教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等领域相关信息技术产品的用语用字管理,提高应用规范化水平。
第二,加快制定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急需的规范标准。抓紧制定包括字形、笔画、部件、结构、笔顺、字序在内的大字量汉字属性标准,普通话语音标准,信息技术产品相关评测认证标准,资源库的选材、建库、加工标准等。积极支持信息处理急需的语言层面的规范化研究。加强对古今汉字和古今少数民族文字的研究整理,进一步扩充编码字符集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把握相关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动权。
第三,大力推进语言资源建设。增强资源意识,加强资源保护、开发和使用,以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标,强化基础建设。重点建设好国家语言资源动态流通语料库、古今汉字全息数据库、中华经典诵写讲资源库,加快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进程。有效整合已有分散资源,构建国家级语言资源服务平台,促进开放与共享。加强统筹与协调,培育扶持相关语言产业、企业的发展,努力形成“有序开发、多元投入、社会共享”的机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形成鼓励开发、促进使用的长效机制。重视用于技术评测的资源建设,为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提供支撑。
第四,构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加强语言文字门户网站建设,打造政策法规数据库、中国百年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数据库、语言文字工作历史档案库、语言文字使用状况数据库、语言文字舆情数据库等决策参考数据库,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大力提升语言文字政务信息化水平。
第五,提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针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状况,加强调研,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加快制定信息化急需的基础规范标准。建设文化资源库和传统通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大规模语料库。抓紧做好濒危语言文字的数字化整理和记录保存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要求落到实处。高度重视跨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和研究,积极构筑民族语言文化高地,服务国家周边外交,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六,强化语言文字信息化的应用与服务。服务社会语言应用,及时将相关成果转为便民、利民、惠民的实际应用,重点建设好国家语言文字咨询服务平台、语言文字应用服务系统、简繁汉字转换应用系统等,满足大众的不同需求。服务教育现代化,逐步建设语言文字类课程资源库,建设好国家汉语汉字学习平台及汉语汉字资源库,对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工作目标,满足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语言学习需求。服务文化强国建设,搭建数字化语言文化展示平台,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记录和保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信息化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第七,加强科研协同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推动语言文字学界和计算机学界的交流协作,鼓励跨学科、跨领域开展研究,积极支持围绕语言文字信息化开展的协同创新。进一步团结专家学者,壮大专家队伍,引导其深入研究和大力支持本项工作。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搭建成长平台,支持研究与创新,储备专业人才后备力量。
最后要强调的是,各级政府及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是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充分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的职责。国家语委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加强指导和督促。各地语委、民语委要切实将本项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科学谋划,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因地制宜地推进工作。一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要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工作规划和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与重点工作。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积极探索“语委统筹、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语委的统筹协调职能,争取本地信息产业、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管理部门的支持。充分依靠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调动本地相关企业参与技术研发与创新的积极性,做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投入,共同推进本地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二要积极推进语言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做好本地语言资源的调查研究与统筹规划,通过信息化手段做好记录保存和研究整理,共同构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基础资源平台。当前,各地要重点推进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地方语言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尚未启动有声数据库建设的省份要尽快将其提上议事日程,构建“政府主导、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积极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三要努力完善服务、管理与教学的信息化平台。继续加强语言文字网站建设,完善功能,依托网站开展信息公开、项目申报、规范标准督查和测查认证等政务工作;因地制宜地建设好学习系统、咨询服务平台、应用监测平台以及本地语言文化展示平台;进一步完善普通话及汉字应用水平的计算机辅助测试和管理。同时,要树立大局观念,围绕国家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部署,积极参与信息化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尤其是在国家各项基础数据库建设中,地方语委要发挥应有作用。四要逐步开展对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的依法管理。加强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符合性评测认证,协调相关部门对本地门户网站、电子出版物、教育软件、电子书包等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加强监督监测,做好对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的管理。
同志们!语言文字信息化是时代的新命题,也是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战略性课题。面对时代的召唤,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语言文字规划纲要》,积极服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促进科技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